• 今天是: 欢迎您的光临!
  • 热烈祝贺滨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于12月24日胜利召开!
  • 热烈祝贺滨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于12月24日胜利召开!
  • 热烈祝贺滨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于12月24日胜利召开!
  • 热烈祝贺滨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于12月24日胜利召开!
  • 热烈祝贺滨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于12月24日胜利召开!
  • 热烈祝贺滨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于12月24日胜利召开!
  • 专家团队 | 课程超市 | 亲子沟通 | 家庭文化
  • 协会简介 | 章程制度 | 协会组织 | 入会指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理视点 > 心理动态

心理医生VS精神科医生 心理疾病该找谁看

    2012年09月12日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因有爱慕同性的行为,小许被父母强行送到当地的精神病院治疗。医生诊断小许患有“精神分裂症”,把小许收治住院长达数月。事后,一些专业的医生与小许接触,发现他思维清晰,对自身问题有明确自知力,并没有发现他有任何的精神分裂症状,初步判断小许得的是属于心理疾病的抑郁性神经症。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看到这类把心理疾病误诊为精神疾病的荒谬例子。我觉得有必要告诉大家,什么情况下应该寻求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什么情况下才需要和精神科医生打交道。

 

  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两个不同的概念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师)是不同的。理论上讲,在心理学专业领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因为它们在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技术上的理念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许多时候,“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两个名词是可以混用的。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拟设立两套精神卫生领域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标准:一套是目前已经存在的,劳动部认证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是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等人文专业作为背景的。另一套是正在规划中的由卫生部认证的“心理治疗师”。心理治疗师是以医学知识作为背景的,跨心理学、精神医学两个专业的人才,除了拥有纯心理层面上的技术以外,他们还可以使用药物、物理介入等医学治疗方法。心理治疗师可以理解为俗称的“心理医生”,但严格地说,专业上并没有“心理医生”这样的称呼。由于“心理治疗师”的资格认证尚未正式实施,所以事实上,我国大陆现在还没有所谓的“心理医生”。如果说有,那他们顶多只是“精神科医生”并获得“心理咨询师”专业资格的精神心理从业人员。

  由于心理咨询是以心理学作为主要背景的,而心理治疗是以精神医学作为主要背景的,因此通常认为:心理咨询师负责处理一般的心理问题,而心理治疗师则负责处理心理疾病和精神病类的严重心理问题。当然,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经常会出现负责的内容互相交叉,在一定程度上有合作交流的情况。但由于我国的心理卫生事业最初是从精神病治疗等医学领域起步的,所以,对于心理咨询和治疗,目前我国以医学模式为主导。

  在这种“大势”下,加上人们对精神心理疾病不了解,很多人将“心理咨询”等同于“看精神科医生”。同样地,人们更常常将“精神病”与一般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等混淆。

  精神科医生,不是“心理医生”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精神科医生都有资格使用“心理治疗”技术。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心理治疗,都有着相当明确的专业要求,包括在理念上、使用的技术上都极为强调人性化。这种专业要求,使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目前国内通行的“医生坐诊看病”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不要以为去精神科门诊看病,就相当于去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严格地说,即使是从事精神科专业的医生,只要他没有经过人文专业的训练,未取得卫生部“心理治疗师”的资格,那他也只能是一个平常的精神科医生,而不是“心理医生”。

  从前述小许的案例中可以发现,那些受到错误精神卫生干预的当事人及其家属,都将“心理医生”和“精神科医生”混为一谈。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大家分不清“心理医生”和精神科医生有什么区别,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大部分人对同性恋的认知都是错误的。而作为同性恋者,他们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更认为一旦被发现,会被医生诊断为“精神病”,因而他们在遇到心理问题、心理困惑时,不愿意、也不敢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即使主动寻求帮助,他们也很可能在咨询的过程中产生阻抗心理,影响了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正常的心理健康干预。

  心理咨询,更多的是人文背景

  对于心理咨询,有人提出质疑:没有医学背景,它能否切实解决人们的问题?事实上,心理层面上的咨询与治疗技术,包括心理治疗师使用的种种心理治疗技术,也是国际公认的各大学派的心理学家(而不是精神病专家)创立的。要知道,这些大师大多都不是学医出身的。例如:行为学派的创始者之一——B·F·斯金纳,原本只是一个文学家;认知心理治疗的创始人——阿尔伯特?埃利斯,原是一个商学专业出身的学生,直到25岁他才开始真正接触临床心理学;人本主义学派的开山鼻祖——卡尔?罗杰斯,则是经历了农业、历史、文学等三个专业的辗转,最后才成为心理学家的;至于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虽然是神经外科医生出身,但他也强调学习他的精神分析技术不一定需要医学背景。

  而目前,无论是心理治疗师还是心理咨询师,在临床上使用的各种心理干预技术,均是源自这几位没有坚持要求有医学背景的大师。

  所以,除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和精神病以外,一般的心理问题完全可以由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处理。

  何时才要看“精神科”?

  2006年12月6日,上海教育电视台的《特别传真》栏目播出一个惨剧:重庆市一名男子,因害怕自己的婚外情暴露,竟然先后四次将妻子(是一名医生)强行送入精神病院。令人咋舌的是,当地的精神科医生听信了该男子的一面之词,确认他妻子有“受迫害妄想”,并且“无自知力”,遂强行将该名女子收入院“治疗”,最后甚至直接上门将人抓走。

  虽然最后司法鉴定中心确认,该女子没有任何精神病的迹象,完全属于正常,但那名女子早已在精神病院内被折磨得心力交瘁。

  像上述精神卫生领域的医疗事故,一般是很难进行专业鉴定的,这使不少受到误诊的当事人申诉无门。最为常见的误诊就是,将正常人或其他患一般心理疾病的人诊断为患“精神分裂症”。

  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精神诊断手册(CCMD-3)明确指出: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还有精神活动不协调。所以,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症状多样的重型心理疾病。

  精神分裂症一般会有以下几种常见的表现:一是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触等等;二是妄想,描述各种并不存在的事件,最普遍的是“受迫害妄想”,即认定周围有人要谋害自己;三是缺乏自知力,大多数患者都不会认为自己是病人,这也是精神分裂症与其他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的明确界线。另外,不少精神分裂症往往有遗传因素,所以在诊断之前,需要了解当事人的家族史。

  按照CCMD-3的要求,只有具备两项以上的精神分裂表现才可确诊。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精神科医生仅根据“缺乏自知力”这一条,就认定某人患了精神分裂症,并对其进行治疗。

  试想,一个正常人被不明就里的家人胁迫到精神病医院,那么其反应自然会是拒绝、反抗。这种反抗在某些不加辨别、妄下论断的精神科医生眼里,就是“缺乏自知力”的典型表现。医生要是认为被送来的人很有可能是病态的,那当事人与其家人的关系肯定会变得更紧张,当事人更会高呼自己“没有病,是被陷害的(有些案例可能存在蓄意陷害的事实)”。在旁边的医生此时如果不加以明辨,就会认为那是当事人“受迫害妄想”的一种表现。于是,就会根据这两条“症状”作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所以说,只有患者没有自知力,或出现了幻觉、妄想等情况,才需要考虑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如果是一般的心理问题,首先还是应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在我国还没有诞生真正的“心理治疗师”的情况下,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神经症,最好请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共同合作处理。

  被误认患“精神分裂症”首先勿反抗

  由于重型心理疾病常常有一定的器质性因素,再加上某些精神病人缺乏自知力,容易自残或伤害到他人。所以,医生一般会采用某些手段,将其症状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常见的手段包括针对电休克疗法、厌恶疗法,以及各种药物(如百忧解、多塞平、氯氮平等)治疗。这些干预手段属于医学治疗范畴,只有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才有资格使用,心理咨询师是不具备这种资格的。

  遗憾的是,不少精神科医生由于思维定式的影响,在处理心理问题时,常常以医学模式思考,使得原本可以在心理咨询层面上解决的问题被无端扩大,造成诸多不必要的后果。

  在此提醒所有大众,一旦出现被误认为得了“精神分裂症”,并被强行送到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的情况时,切记要与医生配合,不要迫切地反抗和“斗争”。否则,这种不合作的态度和行为,会带给自身更大的伤害。当然,与此同时,要积极寻求能够认同和理解自己的人的帮助和支持,这样才可能尽快恢复人身自由。

热门图文
正在加载...请稍候
相关阅读
最新热门
专栏推荐